任志刚

艺术网站
网站首页 | 艺术简介 | 艺术展厅 | 艺术家相册 | 书画知识 | 名家点评 | 展览记事 | 访问大中华书画网
艺术简介
任志刚

  任志刚,字慎夫,别署苦乐斋主、无倦斋主。1949年12月生于吉林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省白山印社副秘书长,吉林省篆刻艺术大展第一、二届评委,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书画院书画师,吉林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市甲骨文学会理事,吉林市企业文联书协副主席,吉林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长白山文化研究会理事 ,北山画院高级书画师,桦甸市政协书画院名誉院长,吉林市青年...(详细介绍)

中国书画动态 更多
·拍卖图录-惠州市永安助学慈善会第三届全国当代名家书画拍卖会
·香港苏富比将举行张大千作品拍卖专场
·2013年春季拍卖会在香港举行
·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隆重发布
·春华秋实当代画家邀请展在济南举行
·张伟革花鸟画作品展在山东举办
·重庆青年唐大焱五谷画淘出黄金
·2013年全国中青年山水画邀请展在炎黄艺术馆展出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无锡打造中国画院研创基地
·中国首部艺术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发布
·济南举办“春华秋实”当代画家邀请展
·陕西省书协最新出台主席团淘汰制
·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在北京举办
·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入选名单(山水)
·中国北齐壁画重现美颜
·艺术品国际交易中国艺术品占半壁江山
·王璜生欧洲首展在柏林开幕
·“中国名家画北京”北京复评
·中国艺术对话斯洛伐克艺术
·何东西藏人物作品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展出
书画鉴赏知识 更多
·以情立象 以意成趣
·吴昌硕艺术 是中国画里程碑
·书画鉴定的五个环节
·防假有方 书画作品有了“身份证”
·绘画怎成生产流水线?别信纸上谈兵的鉴定家
·书画鉴定中铁证是否真的如山?
·火眼金睛识赝品 书画真伪鉴定=眼光+科技
·书画收藏品相的五个要素
·如何评估与收藏书画艺术品
·艺术品投资
·书画作品价格计算方法
·如何划分书画家等级
·中国美术之最
·书画投资
·书画收藏
·“历代名画记”引发争论 真伪存疑作品该不该展出
·书画家与经纪人的利益关系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书写性”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
·书画收藏水很深 小心书画造假四大陷阱
 
名家点评

情融金石道气中——访关东刀痴任志刚

发表时间:2012/11/1 17:28:05    

                           刘永兴   2609字
  
  在祖国传统艺术之林中,书画家可谓数不胜数,而北国江城能够成为诗书画印“四全”者却并不多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任志刚便是其中的一位。著名书法家金意庵先生曾写诗赞曰:“任生多颖悟,四绝尽其能。篆刻为强项,充电持以恒。卅年浮水面,力作展江城。苦中寻至乐,心手两相融。”这一点,我们从最近报刊上的一条消息也可以得到印证。
  “近日,吉林市著名书画篆刻家任志刚先生收到中国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纪录证书。据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官方网站公布:“吉林省吉林市任志刚先生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创作完成的篆刻作品《道德经》,所刊刻边款197面,边款刻字总计6535字,创世界上边款字数最多的篆刻作品世界纪录。”这是许多书画家尚没有得到的殊荣。这一成就,引起了笔者想探寻其为艺之道的兴趣。
  任志刚,字慎夫,别署苦乐斋主、无倦斋主。1949年12月生于吉林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吉林省白山印社副秘书长 、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书画院书画师 、吉林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吉林省第一、二届篆刻艺术展评委、吉林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任何艺术家的成功之路都是坎坷不平的,任志刚的艺术道路起步较早,他自幼酷爱书画艺术 ,苦研不辍。先是师从杨乐中先生学习西洋画法。后在在著名书法家金意庵、 刘乃中先生门下学习书法 、篆刻。自修古代汉语,偶有抒怀诗词。近年来又师从国画大师宋辛程先生学习写意山水。书法上追甲骨 、金文,下寻明清名人名帖。代表作品有篆书长卷《孙子兵法》(用六十六张四尺整张宣纸书写)。肖像画作品熔中西技法于一炉,形神兼备。代表作品有工笔画《吉林市文艺界名人系列肖像》(十二幅)。印宗秦汉,经年累月,治印逾万,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篆刻《三十六计》和《道德经》。文作有《怎样拓好款识》、《四灵印之古今》等载于专业报刊。书法和印作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赛并获奖,作品被数家博物馆收藏。辞条被编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 名人辞典》、《当代篆刻家大辞典》等诸多典籍。2002年举办个人诗书画印展览。2009年举办个人作品专场拍卖会。2010年,篆刻作品《道德经》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评定为“世界上边款字数最多的篆刻作品”。
  任先生对于书法艺术进行刻苦的研习,不仅深得古韵,且在师法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对于每件作品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不论是长幅巨作还是独幅中堂、小品或扇面,既有匠心独运之妙,又合乎自然生动之情趣,能让人陶醉于一种豪放、沉厚、宽广和超脱的审美领域。志刚兄笔墨功力深厚,篆书、隶书、楷书和行书多种书体皆擅,尤以篆书享誉书坛。其独特性就在于他尤重人文内涵和艺术表达的精神阐释,善于用个性化的符号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极佳的契合点。在篆书章法上,他巧用参差错落的疏密布局,恪守简之又简的原则,在简练中力求美的感观。用66张四尺宣纸书写的篆书长卷《孙子兵法》,承袭了碑学崇尚线条力量之美的传统,能够让人直面雄强秀劲之大气境界。《百寿图》以帖学为本,追求书写技巧的尽善尽美,优美画面布局中蕴藏着技术至上的理念。《松花江放船歌》等作品,今中有古,古中有今,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一笔一画,妥贴自然。他将雄强、浑穆、苍茫、厚重、力感等审美要素统纳于作品整体的风格表现之中,能让人产生艺术上、精神上的美好遐想。
  他所创作的篆刻作品《道德经》,在熟读细悟,理解精髓的基础上,对整体章法进行精心设计。在好友陈继光的帮助下,对石料进行了精细地筛选,最后,选定使用我省出产的长白冻石。创作时常常孤身一室,呕心沥血、苦心孤诣、凝神静气,从文章的每一章选出一句最精炼的文字刻在印面上,将本章的正文用小楷镌刻在印的边款上,每一方印仿佛都是一个独立的乐章,而整部篆刻组合起来恰如一部巨大的充满神韵的交响乐,令人叹为观止,观之余味无穷。
  了解他的人知道,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他在这部《道德经》篆刻作品的创作中,倾注了自己的心血,灌入了自己心神。
  一个书画家,何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自然和他的艺术创作的取向和辛勤努力分不开的。在诗书画印几方面都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任先生何以又会成为关东刀痴的呢,在与其进行认真交谈的时候,他说出了这里的缘由。本来对于书画的热爱,是他一生的追求。他觉得人生是非常短暂的,若想实现人生的最大的价值,就应该在做几件能够留给历史的东西,而创造艺术精品便一个重要的渠道。为此,他才能从自己6平方米的斗室中开始进行创作,并长期坚持“三餐一印”,指一天吃三顿饭,刻一顿印(两个小时左右)的精神,虚心拜师求学,不懈研习创作。
  他说道: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本。纵观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有许多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而能够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主要是甲骨、青铜和石头等等,它们是比较能够使文化流传得更加久远的。如今我们所能方便应用的便是石材。所以,我要把这作为我一生的事业来做。
而后,为了使自己的创作功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他不仅在研习书艺上苦下功夫,还用四年的业余时间,攻读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课程。研究外观传统历史文化,并遍临法帖,使其陈科承商周之神,参魏晋之形,得唐宋之法,作品临古创新,古朴俊美,疏密得体,浑朴深厚,韵致高古,空灵超脱。章法呼应顾盼,富于变化,印风端庄肃穆,秀逸绝伦,体现了线条美、结构美、神韵美的有机结合。作品的一招一式,一伸一展,都透过笔力穿透石痕,岁月之渲染,游刃于方寸咫尺之间,可见其积几十年的功夫之后,在创作上方能心随手动,刀随人愿,外取其形,中获其韵、内蕴其神。他为人大度且豪爽,印作一如其人,法度之外,求其趣,亦求其势,印宗秦汉,规矩方圆,刚柔相济,从容至善,以金文和甲骨入印见长,经年累月,制印逾万,其功力远在小小方寸之上。到目前其所治之印已达一万五千余方,其中不乏精当之作。他自制的仿古线装本《篆刻选集》已达二十五卷之多。看着那一方方精美的印章,仿佛是一个个有着生命和灵魂的东西,在文化之河中向人们述说着古往今来的哲理……
  由此可知,古今成大事者,须有深厚的学养、宏大的胸怀、敏锐的眼光和恒久的毅力,所谓悟道、识道而后弘道。刀痴任志刚,所创作篆刻《道德经》,无疑是“宏观新视角,定位最高层”(金意庵先生诗句)的又一力作。此举、此作是值得我们钦敬的。
以苦为乐寻真趣,痴心金石道气生。
  如今,任志刚正在艺术之路上,奋力前行。

 

 


 
 
将该展厅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我的展厅
赵绪成艺术官方网站 国际席位号:494